四川正南昆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文化交流,鄉村旅游投資管理
0817-5751555

聯系電話

川北舊事 %e5%b7%9d%e5%8c%97%e6%97%a7%e4%ba%8b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川北舊事 > 川北民間傳統文化紀錄片《川北舊事》第三集——《戽水》

川北民間傳統文化紀錄片《川北舊事》第三集——《戽水》

發布時間:2019/03/25 川北舊事 瀏覽次數:2399


大家先來猜一個謎語。

“河東兩條索,河西兩條索,當中一個馬腦殼”。

這則謎語描述的正是在川北地區,尤其是在山地丘陵地區,灌溉不方便的情況下,當地民眾發明的一種灌溉工具。

它的名字叫“戽水兜”。

戽水,即汲水灌田的意思,是中國農業生產的風俗之一。因為在四川地區以大米為主食,所以種植水稻的過程中就必然要解決灌溉和抗旱的問題。

舊時,沒有先進的機器,聰慧的先人們在實際的勞作工程中利用一些常用的工具經過改造便可成為一種勞動工具。

戽水兜的歷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宋朝,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詩之六:“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壠翻江逆上溝。”陸游《村舍》詩之四:“山高正對燒畬火,溪近時聞戽水聲。”干旱季節,凡水岸低下,不能安放水車或無力置水車者,乃用戽水兜汲水灌田。

戽水兜就是這樣。它的原型類似簸箕,在兜口加一道圈,兜水時更加牢固,兜的兩側兩條長長的繩子,分別是在兜口和接近兜尾的地方。為了在使用過程中防止滑落手掌,還特地有兩個握手柄。這樣,手更輕松,也不容易被磨破。

現在,有了先進的灌溉工具,水稻種植更為便捷,使用起來非常耗費體力的戽水兜就不再實用,所以它漸漸消失在了我們的生活中。于此同時,我們似乎也少了一些勞作過程中的“忙趣”和勞作后的“閑趣”……

一日工畢,一隊伙伴哼著小調,沿著田埂走在回家的路上,那么簡單,那么自然。

姓 名:
郵箱
留 言:

0817-5751555

312089554@qq.com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天峨县| 墨江| 五指山市| 永川市| 永兴县| 永平县| 榕江县| 抚松县| 措勤县| 北碚区| 孝义市| 澎湖县| 新余市| 丹江口市| 江口县| 岚皋县| 应用必备| 白河县| 宁远县| 宿松县| 徐水县| 商河县| 资阳市| 宕昌县| 西贡区| 长子县| 闵行区| 晋城| 双峰县| 中卫市| 灵璧县| 祁阳县| 延安市| 湖州市| 潜山县| 孟津县| 吉隆县| 泾源县| 玉门市| 于都县|